中小学教师“跨学科教学”训练营

发布时间:2025-08-01


Part.1

一、培训对象

    

中小学各学科教师、教研员。

Part.2

二、培训目标




1. 理解新课标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念、特征、原则和育人挑战;

2. 吸收已有成熟的面向不同学科、主题和主题群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方法和组织经验;

3. 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设计与评价、活动组织与管理、教学反思与改进等方面的能力;

4. 掌握使用思维工具助力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方法;

5. 成为一名在学校及区域内能够践行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组织者、指导者和引领者。

Part.3

三、培训形式



在线直播/线下集中/线上线下混合,建议培训时长 5 天。


Part.4

四、项目特色


1


· 系统梳理、突破设计难点

项目关注教师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,如: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、特点、理论基础、设计要素、评价标准、大概念和核心问题……在项目进行过程中,逐渐抽丝剥茧、答疑解惑。

2


· 任务驱动、设计活动方案

项目采用做中学、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,在学习初始布置“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方案”的设计任务,随着教学的开展,进一步明确各个模块的任务内容和要求,使每一位学员对跨学科主题学习都能有深刻的理解。

3


· 工具支持,注重能力培养

项目为学员提供不同类型的学习支架和设计思维工具,指导学员将这些支架和工具与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学习活动结合,支持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深度思考,切实提升支架和工具的教学实践应用能力。

4


· 因材施教、关注差异教学

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差异化教学,在情境可选、学情关注、过程引导、资源支持、作品多样等方面都可以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,因材施教。项目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的提供,为学员开展跨学科主题差异化教学提供了参考和依据,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意义空间和真实底色。

5


·  指导实施、提供专业支持

项目提供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后续实施指导,针对学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重点、难点问题,提供专业支持,保障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开展见实效。


Part.5

五、培训内容



培训内容包含“理念引领与案例解析”“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”“跨学科教学实施策略”“活动方案设计与点评交流”四个模块,课程设计如下图: